在提升法律援助质量方面,《方案》提出着力规范案件办理环节,切实加强案件质量和服务质量监管,强化法律援助信息化应用和法律援助机构建设,推进援务公开,完善投诉工作机制,规范档案管理,着力发挥法律援助机构在协调争取政策、指导案件办理、加强资金监管等方面的作用法律援助 。同时,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成果,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建设,深化民生领域法律援助服务。
为确保工作顺利实施,《方案》提出各地要推动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根据法律援助社会需求量的增长依法建立动态保障机制,保障法律援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024年,各市县区财政投入法律援助业务经费金额达到案均700元/件,2025年,各地可据此动态调整办案补贴标准并及时足额支付。
同时,《方案》明确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细化实化监督措施,确保法律援助案件符合质量标准法律援助 。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法律援助资金的拨付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畅通资金使用渠道,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此外,将建立激励机制,对当年组织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实事绩效评估位于前三名和后三名的市,省财政在下一年度补助资金中做相应增减。
在监督管理方面,安徽将健全日常监管机制,重点监督各地案件审批、案件办结、经费投入、经费支出情况,及时指导督促法律援助 。健全质量监管机制,严格受理审查制度,规范接待、受理、审查、指派等行为,强化案前案中案后全链条质量管理,确保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体获得法律援助和法律帮助。健全评价机制,坚持效果导向,加强社情民意调查,完善法律援助绩效考核办法及指标,接受社会监督。
《方案》还要求市、县(区)财政部门按规定足额安排法律援助项目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法律援助资金到位率达到100%,法律援助业务经费支出率达到100%,办案补贴及直接费用达到业务经费支出总额的70%以上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并单列科目,建立独立账簿,确保专款专用。
此外,安徽将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重点做好修订后的《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学习宣传,组织开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安心行动”等活动,并结合典型案例,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和满意度法律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