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试点打造法律援助增值服务圈:法律援助

组建“一专多能”服务队伍

激活基层法治服务动能

姜堰区司法局创新以网格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为联络员,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建队模式,形成联络员联系群众、引导指引、代办帮办,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提供法律支持、受理申请、上门服务,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跟进服务、提供咨询、纠纷化解直至诉讼代理的一体化服务团队法律援助

中国传统村落湖南村是国家5A级溱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承接景区摇橹船业务,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法律援助 。姜堰区司法局主动对接溱湖文旅集团,指导设计“法治号”“法援号”“反诈号”等5条主题游船,聘任“法韵船娘”,装备“法治口袋”普法手册;联合湖南村党支部将“法韵船娘”纳入网格哨卡,参与法律援助需求预警处理。今年以来,“法韵船娘”面向3000余名游客宣传民法典、法律援助、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向法律援助站点转发预警信息62条,取得积极效果。

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

打造全链条法律援助闭环

姜堰区司法局构建“云端问诊-即时解答-后续跟进”线上全链条服务体系和“需求排查-服务供给-跟踪回访”线下闭环服务模式法律援助 。开通线上“法援急诊室”,常态化开展“行知三水·志愿云服务”法律援助专场活动,采用“线上解读+案例剖析+实时互动”三维联动模式,线上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联合司法所、非诉服务中心、法律服务所等,每月入住户走访、入景区排查、入商户调研、入企业体检等,建立与家庭、商铺、企业相关的财产继承、婚姻家庭、劳务纠纷等高频法律需求清单,提供定制化服务。

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冯庄村以渔耕产业为主,设计规划3000亩现代渔业产业园,全村有百余家水产养殖户和销售户,年销售额6000万元,但因水产养殖户集中,引发渔业合同纠纷问题多发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服务队定期组织律师走进园区,提供即时援助,先后协助拟制承包合同范本15类,参与调解养殖户与收购方纠纷6起,帮助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今年3月,依法高效化解1起涉16名工人的群体劳务费纠纷。

实施“一业一策”专项行动

护航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溱湖湾内“渔作”“舟耕”“窑韵”等产业特色明显,2024年新增企业215家、个体工商户564家,50%的就业人口从事现代养殖、旅游、研学行业法律援助 。姜堰区法律援助中心针对产业差异化和从业人口差别化特征,提供“渔法同兴”“法耘正义”“法窑工坊”等行业定制化法律援助服务,助力破解发展梗阻。

省级传统村落洲南村传承“溱潼砖瓦制作”非遗技艺,催生出研学项目策划师、旅游指导师等新就业岗位,每年吸引百余名大学生前来就业法律援助 。“法窑工坊”服务队驻点招聘会现场,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返乡务工人员等群体,收集求职需求300余条,双向促成就业92人;深入用人单位,围绕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争议等,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工“法治体检”,监督补缴员工工伤保险12人次;提供土地流转、集体经济合同等“一户一检”专项服务,排查消除合同隐患13处。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m.sdhxfw.com/post/409.html